首页 > 亚洲城app官方网站新闻

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时间: 2025-08-04 02:25:00 |   作者: 亚洲城app官方网站新闻

  

消防安全“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2)于无浓烟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

  (3)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著火。

  (4)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通过,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墙壁边幽缘逃生,以免错失方向。

  (5)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减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答: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3)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逃向远离烟火的太平门和安全出口;

  (6)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

  (7)如果烟味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8)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援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地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答:首先关闭燃气开关,而后用石棉毯或锅盖对油锅表明上进行覆盖,隔绝氧气,实施窒息灭火,但请勿用水浇冲击灭火。

  答:尽量疏散在阳台、窗口等易被救援人员发现的地方,用湿衣服等物品紧闭门缝,阻挡高温烟气窜入,采用各种方式告知外界被困地点。

  答:懂火灾的危险性,会报火警;懂火灾的扑救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逃生自救。

  (2)在带电情况下,可用二氧化碳1211和干粉灭火器扑救,但应注意别让人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带电体,并注意通风。

  答:切忌拔腿奔跑,这样会助长火势,正确做法是迅速脱下着火衣服,或就地打滚,把火窒息,也可以跳入水池或向身上浇水,但不宜用灭火器直接向人体喷射。

  答:提示一:您所在场所是人员密集场所,可燃易燃物多、用电量大、人员集中,若发生火灾,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提示二:请您注意所在场所的安全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的具置,遇到火灾等紧急状况,按指示图方向疏散,并保持冷静,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请不要惊慌;2.请将衣物或毛巾打湿,捂住口鼻,低姿前进,以防吸入烟气;请立刻疏散至安全出口,并沿楼梯疏散;4.请不要乘坐电梯。提示三:请您注意所在场所消防设施器材的放置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状况时,请正确使用灭火、逃生设备。

  答:“四懂”是指: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逃生的方法。“四会”是指: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答:工作人员发现着火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无线对讲系统或手机立即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息,并通过呼喊等方式,通知现场其他员工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灭火、引导人员疏散等职责。本人还能够最终靠使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答:单位发生火灾,作为组织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立即通过广播、警铃、室内电话等音响以及喊话等方式,向火灾建筑物内的人员发出警报。通过宣传稳定人员的情绪,告喻最佳疏散路线、疏散方法及疏散中一定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按分工,组织大楼工作或熟悉大楼情况的有关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

  答: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时,要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单位内部电话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实地查看。消防控制室接到查看人员确认的火情报告后要同时做到:

  (1)立即启动事故广播,发出火警处置指令,通知第二梯队人员,并告知顾客不要惊慌,在单位员工的引导下迅速安全地疏散、撤离;

  (2)设有正压送风、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用水泵等设施的,要立即启动,保障人员安全地疏散和有效扑救初起火灾;

  (3)拨打“119”电话报警。所有报警信号无论真假,均以真火警处理。上面仅是简要的答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一定牢记《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和《火警处置程序》,熟练掌握消防设施的操作,持证上岗。

  答:单位营业期间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遮挡、覆盖。严禁占用疏散通道或在疏散通道、防火间距内搭设货棚、货架、构筑物、摆摊设点等影响消防安全疏散的行为。

  答:单位应结合各自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制定相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专职消防队伍应加强灭火业务训练,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

  答: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答:火灾确认,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同时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当班人员按照灭火预案中的相应职责,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并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

  答: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理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前段时间可忙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人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全方位检查,消除遗留火种。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答: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理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理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答: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该依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单位理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有可能引发火灾或者若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答:迅速撤至安全地点;利用现有救生器材逃生;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逃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条件逃生。

  答:单位理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4)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单位理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做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